茶叶病虫害种类及防治(茶叶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)

茶叶病虫害种类及防治(茶叶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)

茶道文化茶小二2024-12-02 6:15:10123A+A-

介绍7月茶叶农事七月茶叶农事三要点

1、月份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,容易出现旱害。茶农可就地取材,在茶园行间铺草保墒防旱。铺草蕞好在出霉前完成。病虫害防治 夏秋季茶树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,茶园极易产生病虫危害,应定时进行茶园田间调查,根据病虫发生危害情况进行综合防治。

2、以下是关于七月茶叶农事管理的三个关键要点:首先,中耕除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重要环节。应将杂草清除与夏秋茶追肥相结合,定期清理行间杂草,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。其次,针对高温旱情,茶农可以采取铺草策略。七月的天气以晴热为主,容易引发旱害。

3、此外,茶园管理还要注意中耕除草,及时清除行间杂草,减少病虫害滋生。同时,高温季节需铺草防旱,出霉前完成铺草作业,保持土壤湿度。在病虫害防治上,需进行田间调查,针对小绿叶蝉、茶橙瘿螨、黑刺粉虱等害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,例如使用吡虫啉、莫比朗或赛丹等药物,且需注意药剂的使用间隔和喷洒部位。

4、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期,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。主要农事活动包括:除草、病虫害防治、中耕培土、灌溉等。高温多雨季节需注意排水防涝,确保田间湿度适宜。同时,对作物进行定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,保证作物健康生长。适时进行中耕培土,增强土壤通透性,促进作物根系发展。

5、每年7月,对于龙井村茶农戚邦友来说尤为关键,“每年的这个时候,茶叶必须修剪,这是世世代代传下的经验。”凌晨4点,70岁的戚邦友便拿起剪刀,朝着自己转包的30亩茶山走去。“修剪茶树有两个目的,一是防止茶树在夏天水分过度蒸发,二是为了让来年长出更多茶叶。

6、因暖生燥,应保持心平气和,忌妄动肝火,需清肝明目、镇定降压之茶。白茶本身有着不俗的药用价值,又因白牡丹叶嫩,富含氨基酸,且茶性清凉,退热降火之功效不可小觑。

茶叶病虫害防治?

茶叶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,大力推广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治技术,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,确保茶叶质量安全,保护环境,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。

生物防治:利用寄生蜂、天敌、细菌等对茶叶病虫害进行防治。 建立多种栽培模式,减少同一茶园内植物种植同一作物的数量,增强抗病虫害能力。 茶园草药防治:使用草药制成的冲剂喷洒在叶上,对茶树有抑虫、杀菌、调节生长等多重功效。

茶丽纹象甲:幼虫咬食叶片,影响产量。防治包括翻土、人工捕捉、白僵菌防治和化学喷杀。 茶卷叶蛾:幼虫卷叶危害,防治需摘除虫苞,利用寄生蜂,或在幼虫期喷药。 茶枝蠊蛾:蛀食枝条,防治方法包括灯光诱杀成虫,剪除虫枝。

茶毛虫:每年可出现两次,幼虫主要在茶树叶片下表皮取食,严重时会导致茶园光秃。防治方法包括冬季清园、灯光诱蛾、生物防治如使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释放赤眼蜂,以及在3龄幼虫前采用低容量喷洒农药,如80%敌敌畏或5%天王星。 茶尺蠖:一年发生5-6代,幼虫啃食叶片,造成叶片缺损。

茶叶病虫害防治要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大力推广生态控制、物理诱控、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治技术,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,保障茶叶质量安全,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。

农业防治: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,分批采摘以抑制病虫害如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白星病的发生。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,减少毒蛾、蚧类和黑刺粉虱的危害,同时秋季深耕清园,降低叶枯病类病害和鳞翅目、象甲类害虫的数量。 物理防治:人工捕杀茶毛虫和蓑蛾,利用害虫趋性进行灯光诱杀或异性诱杀。

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

1、假眼小绿叶蝉:成虫和若虫会危害茶树嫩梢,造成叶片边缘泛黄,叶脉变红。防治方法包括加强茶园管理,清除杂草,适时采茶或轻剪,使用生物防治如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,严重时冬季封园。

2、假眼小绿叶蝉:此虫会损害茶树嫩梢,影响产量和质量。防治方法包括定期除草,分批采茶或轻剪,利用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防治,冬季封园以阻止成虫越冬,以及使用鱼藤酮进行化学防治。 茶刺蛾:成虫可用人工捕杀,利用其假死性,同时喷施球孢白僵菌,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。

3、农业防治:①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,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。②分批、多次、及时采摘,抑制假眼小绿叶蝉、茶橙瘿螨、茶白星病等危害茶叶的病虫。③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厘米,减轻毒蛾类、蚧类、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,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。

在茶叶中常见害虫有什么防治方法吗?

物理防治:用黄板诱杀成虫,每亩15-20只。(3) 化学防治:选用15%倍于3000倍量达卡乳油或1500-2000倍于24%阿卡利腈悬浮液喷雾。粉茶橙 用幼螨、若虫和成虫吸吮幼螨和成虫叶片的汁液。受损叶片失去光泽,叶色变淡,叶前主脉变红,叶后出现褐锈斑,芽叶萎缩僵硬,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。

茶小绿叶蝉:该虫以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主,影响生长。防治上,应保持茶园清洁,及时采摘减少虫卵,11月至次年3月可喷洒辛硫磷或马拉硫磷消灭越冬虫源。在高发期,选择生物农药进行控制。 茶叶螨类:这类微小害虫不易察觉,种类多样。茶橙瘿螨、茶叶瘿螨等会吸食叶片汁液,影响叶片健康。

茶叶防虫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。具体如下:采用生物防治,以天敌昆虫等自然控制茶园虫害,可以有效保持茶园生态平衡,保护茶园资源,从而达到茶叶可持续生产的蕞终目标。对于物理防治来说,可使用黄色板诱捕法、高温防治等方法杀死害虫。

无公害防治茶叶害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: 种植策略:新茶园采用无病虫害的苗木,采用丛栽或条栽,避免过度密植,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。茶园间作应保持多样性,如在小绿叶蝉严重地区避免与花生和豆科作物混种,而在斜纹夜蛾地区则不应与红薯共作。

茶潜叶蝇 危害:幼虫以叶肉为食,叶片逐渐变成黄褐色,引起落叶。

化学防治方法:即农药防治方法,一般农药具有广普杀虫性,难治的害虫采用针对性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一些。红蜘蛛的防治方法:用螨危1500—1800倍液喷雾2—3次,每次间隔期10—15天。茶蝗蓟蚂的防治方法:用蓟将军1500—1800倍液喷雾2—3次,每次间隔期6—7天。

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茶韵飘香整理呈现,转载分享时请注明本文地址!如侵犯您的权益或对内容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茶韵知识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 京ICP备202303487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