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歙县茶文化介绍(安徽歙县的茶叶)

安徽歙县茶文化介绍(安徽歙县的茶叶)

茶道文化茶小二2024-04-08 13:30:10144A+A-

  

  蜈蚣岭村位于安徽歙县最南部的璜田乡,海拔800多米,高峰屈曲,清泉环绕,“只见青山不见田”。上世纪60年代,在“农业学大寨”的号召下,蜈蚣岭人民胼手砥足、历尽艰辛10年,修建成梯地茶园近千亩。后经不断的整砌修缮,现今全村800余亩梯地茶园集结连片,浑然一体,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山石砌梯形茶园壮丽景观!编者坚信:随着时光的流逝,人类改造环境、创造生活,终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经典工程---“蜈蚣岭石砌梯形茶园”,将会覆盖更加厚重的历史色彩,放射出璀璨的文化光辉,像秘鲁印加帝国遗址“马丘比丘”一样,载入人类文明史诗!---一切用生命创造的奇迹,都将以生命的形式存在。

  本期文章经作者许若齐老师、如如心老师授权发布,一篇纪实,一篇游记,相映相成。

  配图旌阳,2013年5月摄于蜈蚣岭。

  ●

  ●

  ●

  ●

  

  渐行渐远徽州山村之蜈蚣岭文:如如心

  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,过去叫“仙源村”,60年代,由于经常与隔壁的贤源村发音一致,给邮政传递等带来很多麻烦。不知一个什么人见此地山峦起伏,状似蜈蚣,就将村子改名“蜈蚣岭”,仙境顿时成为地狱。但也确实比较客观,仙境代表理想,地狱就是现实。蜈蚣岭村位于“街口进街源,只见青山不见田”的歙南深山区,海拔800多米,被誉为“岭上人家”。往好里说这里高峰屈曲,清泉环绕,四山拱翠,往差里说就是山高路险,资源贫瘠,交通极其不便。据说蜈蚣岭村是皖南最大的高山村落,有603户2200多人口,那个著名的阳产土楼村,全村才196户,500多人口,蜈蚣岭是阳产村的三倍,确实足够大。

  一说到徽州,就是古村落,就是白墙黑瓦马头墙,就是徽州三雕,就是文物之海,一说到徽州文化,就是徽商文化,一说到徽州精神,就是徽商精神,这很不全面。实际上,由于徽州“八山一水半分田,还有半分是庄园”,人多地少,古往今来,都有几十万人都是住在山上的。这些居民类似于湖北的土家族、大凉山的彝族和云贵的布依族,可以说是徽州的少数民族。经过千百年生息,和住在盆地低山的居民,在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上已经存在不小的差异,在精神品格上区别也很大。

  徽州的招牌是徽商,徽州还有一块招牌,就是徽骆驼。满清灭明以后,逼近徽州府,徽州人金声、江天一扼守绩溪丛山关奋勇抵抗,却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,金声被俘前告戒部下:“要做徽骆驼,不降异族”。后来胡适先生在给同乡会的题词中多次用“努力做徽骆驼”来激励绩溪同乡,徽骆驼之名遂远播海内外。

  徽州不是骆驼的原产地,为什么要交骆驼?说是外人称富可敌国的徽商为“老大”。然而徽州方言中“老大”曰le to(屯溪音),极类“骆驼”。这类解释太过牵强附会,不靠谱不着边。

  吃苦耐劳是骆驼最典型的特征,他忍饥耐渴,长途跋涉,善于坚持。世上无易事,贵在坚持。经商也罢,务农也罢,既要勤劳,更在坚持。徽州商人小本经营,徽州人“非席富厚而贾”, “非生而善贾”,大多是小本经营、贩运起家。利用当茶、漆、竹、木等物产丰富,以新安江为主要通道,在长途贩运中打时间差和地域差赢取利润,靠的就是吃苦耐劳,靠的就是坚持。蜈蚣岭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。

  蜈蚣岭穷山恶水,山势峻峭,东一片山,西一块地,石坚土薄,茶不成园,“松脂点灯,辣椒当盐”是2200多山民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  1974年,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整版的篇幅刊登《愚公岭上大寨花》,具体地介绍了蜈蚣岭人“治山治水”的先进事迹,高度赞颂了蜈蚣岭人愚公移山的顽强精神,蜈蚣岭人立刻“走红”全国。在这个2000来人的村子,连续四次召开了千人以上誓师动员大会,组建了一支四百多人的“治山治水”专业队伍,打造了近千亩高山石砌梯地,犹如千仞天梯直入蓝天,气势磅礴。石砌梯地大都依山而建,连山带岭连绵数座山头,全部选用青石石料垒砌而成。实为全国之罕见,人间之奇葩。当时的支部委员们人人上工地,处处领先,冲锋在前。白天上工地劳动,晚上集中在大队部开会,分析总结当天工作情况,处理全大队日常工作,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,坚持奋战十余年,带领广大群众凭着一副铁肩膀、一双铁手掌,建成了蔚为壮观的千亩梯地茶园,形成这不可复制的、具有典型特征的罕见宝贵遗产。

  在这改天换地,大战穷山恶水的战斗中,涌现出了一大批模范先进人物,大队长方摇林腰伤严重,拄着拐杖坚持上工地。支部书记方佛先每天起早贪黑在工地,妻子突发心肌梗塞,独自死在锅台旁都不知晓;支部副书记方成易二儿子结婚,他让儿媳胡杏娣“不爱红装爱武装”,头戴草帽,脖围毛巾,肩扛锄头,迎娶进门;青年民兵胡灶玉,从石磅上摔下来,昏厥过去,当他醒来时,便喃喃地说:别管我,劳动吧!喝上几口水,坚持着站起来,继续劳动;74岁高龄的老人方玉祝,每年出工350天,天天坚持上工地,被人们称为“当代活愚公”。方秀凤、方冬玉等十三名优秀青年妇女,发挥妇女“半边天”作用,带动下全大队一百六十名青年妇女放炮、打炮眼、砌石磅,抬“八人杠”石头,件件能行,样样能干。10多年过去了,他们总共完成了工程总量土石方17万方,土方10万方,投工34.7万个,砌石磅120多条的浩大工程,建造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山石砌梯形茶园,几乎给全部荒山秃岭穿上了铠甲戎装,千亩梯地浑然一体,原来的“三座大岭五面坡,山高土薄石头多”旧貌换新颜。1974年元月,当被授予“安徽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”。

  40年过去了,蜈蚣岭梯地依旧高耸云端,傲然屹立,折射着阳刚之美。当人们面对这样的奇迹,内心仍会发出由衷的感叹,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和力量,任凭惊雷霹雳,敢叫峭壁换平川。

  什么是骆驼?这才是骆驼。这才是徽州精神和徽州之钙!

  40年过去了,梯地依然雄壮,不禁密密地套种着茶叶、山芋、玉米,也成为当地一景,是黄山市的百佳摄影点。蜈蚣岭开始也通了车,也开起了农家乐,蜈蚣岭白茶也在逐渐有名。和其他高山村落一样,村里的年轻人也外出打工挣钱,村子里也是留守儿童和古稀老人居多。

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外面的世界很无奈。走出深山的蜈蚣岭人面对外面世界这迅捷无比的变化,无处不缺钙的各种生活,那种骨子里坚韧和忍耐却茫然不知所措,不知何处是故乡。(完)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蜈蚣岭文:许若齐

  在徽州诸多的崇山峻岭中,蜈蚣岭完全有资格与白际岭璜尖岭称兄道弟的。地处歙县南乡,那首著名的民谚表达的正是这一带的风情:手捧苞罗粿,脚下一盆火,除了皇帝就是我。真说不上有什么洒脱,道出的是一份无可奈何的安身认命与困顿山中的自嘲。我吃过直径足有一尺的苞罗粿,粗糙的玉米粉包住老腌菜,用柴火灶上铁锅烤得焦黄。香是挺香的,估计城里人咬了小半个后就难以下咽了,何况长年累月作为主食!

  几年前去过朋友洪印家。作为坚守乡村的教师,他家在长垓岭的半山腰,要几百级台阶走上去。一路攀走上去,气喘吁吁;但见陡峭的山边开出的一块块巴掌大的地。上面种的就是几棵青菜、半垄红薯、几把葱蒜。世世代代的山里人,靠山吃山,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。洪印烟瘾极大,半夜发作起来,居然摸黑到山下的小卖部呯呯打门。我们感叹山高路险,生活不易。洪印笑笑:往里去的蜈蚣岭才是真正的大山呢!

  我习惯独自一人驾车游逛,走停自如,随心所欲。尤其在徽州寥无一人蜿蜒曲折的乡间油路上。驾驶的快感叠加着对周边景致的细微体验,绝对惬意!这次去蜈蚣岭也不例外。在薄薄的晨霭中,我出发了。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雾里时隐时现,当然,还有粉红或雪白的桃花。雾非霾,阳光一旦喷薄普照,立马消退得干干净净,天地间清纯得几近透明。从绍濂开始,一路向上,过了岭口村,人与车就便钻进了大山的褶皱里,盘恒、周旋,不断攀援新高度。一个个村子像被一个巨大的手从空中用力抛甩在壑底。目光所及,如同积木。

  当路标指向蜈蚣岭时,青翠的山峦一下子变得黄秃起来,俨然一副春风不度的模样。山峰高高大大地排列着,愈发显得雄奇;蜿蜒折曲的水泥路,像一根灰白的带子,飘忽游走。颇为震撼的是那层层叠叠的石砌梯地,把大山变成了仿佛可拾级而上的台阶。之所以称为“梯地”而不为“田”,实在是石砌里的地太袖珍,太狭促!如此巴掌大的地一点点地收拢起来,足有两千亩之多。当年这里是徽州最穷的地方,“一年有点收,二年顺水流,三年露石头”,松脂点灯,辣椒当盐,苦不堪言。穷则思变,歙县南乡人的坚忍不拔可见一斑。尤为让人赞叹的是这壮观的石砌梯地,居然不借助钢筋水泥,全靠纯手工建成。倘若一个老派的诗人在此,会不会即刻吟出:手写的诗行,垂天悬挂……

  蜈蚣岭有几个自然村,散布在若干山头。中午时分,我抵达当年大队部所在,也是最大的一个村子。相当颓旧的原大队部门口,挂着一溜子的牌子,准确地表达了这里仍是蜈蚣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。里面格局依旧,那时“农业学大寨”气场依稀犹在。颇有空间的会堂空空荡荡,只摆了两张八仙桌,凉菜火锅已上,淮北来的游客定的。我略显蹭饭状,却是无人搭理。只能顺着石阶往村里走。

  家家门口皆老人,午饭后倚墙晒太阳。一叟老态龙钟,在藤椅上已然入眠。村人告诉我,他乃当年赫赫有名的支书,率领全村男女老少战天斗地。英雄暮年,尚能饭否?

  我已饥饿难耐,讨口饭吃是第一要务。山里人实在,一开口就被人拉进了家。泡了热茶请喝,十分钟后,女主人就端上一盘炒鸡蛋和一碗白米饭。我欲去堂屋的大桌上吃,却被她引至灶间的台边。铁锅揭开,有半锅红烧鸭。她一再请吃,便夹了一块尝尝。味道鲜美自不待说,特别嫩爽。高山上的鸭子,能养成如此的肉身?我记下她家中堂的挂着一副对子:四面云山杜甫诗,一笼烟雨王维画。

  村里尚有一些黄土胚房,大多无人居住,寥寥游客在里面流连忘返。靠山面谷的二三层楼房比比皆是,远远望去颇似危屋,阳台一般濒临万丈深渊。每天在此“饮露吸气”,山风振袖,于困顿于雾霾中的城里人而言,不知要如何地矫情起来。倘若不是真正入定的高人,恐怕也住不了三五天的。

安徽歙县茶文化介绍(安徽歙县的茶叶) 第1张

  听说山最高处有一小学,吃饱了便开车前往。小学很小,一排教室,一个非标准的球场。这大概也是蜈蚣岭拿得出的最大一块平地了。千峰百岭,尽收眼底,孩子们读书写字外,会不会萌发“山外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的念想?

  下山的路陡且弯。走了百十米,眼前的情景让我惊骇:我在小学发呆时,一辆修路的工程货车已把一车碎石块倾倒在路的一侧。原本狭窄的水泥路硬是占了近一半。要知道,左侧尽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啊!我下车试图搬动些石块,情况却更糟:没了支撑,上面的块石更是哗哗地下滑。大喝几声,无人应答。我只能硬着头皮,紧握方向盘缓缓下行。左侧的轮胎距崖边只有尺余,全然不顾右边的车门已被石块划得咔嚓咔嚓,伤痕累累。脱离了险境,我急急如漏网之鱼,前胸后背已冷汗涔涔。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— 完 —

  附:马丘比丘

  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建于约公元1500年的遗迹,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。1983年,马丘比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,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。

  马丘比丘古城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,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。

  

  

  江南以南|徽之故乡

   ID:wannanpai

 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

安徽歙县茶文化介绍(安徽歙县的茶叶) 第2张

  转载〡合作〡投稿等事宜请 后台联系

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茶韵知识整理呈现,转载分享时请注明本文地址!如侵犯您的权益或对内容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茶韵知识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 京ICP备2023034870号-2